19世纪,德国一名植物学家Berthold Carl Seemann四处旅游,研究中美洲、斐济群岛与其它地区的植物,并将其研究结果编写为《Flora of the Isthmus of Panama》。 根据该书记载,中美洲巴拿马土著使用白花地胆草治疗痢疾,这或许是“白花地胆草”的名字,首次亮相于人间。 在东方世界,“地胆草”的名字,首次出现于道家丹术著作《庚辛玉册》,至今已有600年历史,然而此书已失传,幸得明代李时珍将其收录在《本草纲目》,其名字才能重现于世。 地胆草的另一名称“苦地胆”,则出现于清朝何谏撰写的《生草药性备要》,随后中国在1977年,将地胆草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