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真vs思想兴革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陈达真已年逾七十,为何不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反而奔波劳累,孜孜不倦推广“思想兴革”运动呢?

《隋书》:除旧布新,移风易俗。

《福惠全书》:随地制宜,因时兴革。

《明史·于谦传》:察时事所宜兴革。

《朱子语类辑略》:革弊,须从源头理睬。

“革”的古文为“𠦶”,其字形组合为“廿”及“十”,意即三十年一世,而一世则世道更始,万象革新。

此外,《易经》第四十九卦为“泽火革”,彖曰:“天地革而四時成……”。天地由于变革,而形成四季,养育万物。

纵观古今中外,“变革”贯穿人类历史之演变,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欧洲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清朝百日维新、中国辛亥革命……而不断演变为今时之日。

在廿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环境人事已非,无论是个人、组织、社会乃至国家,更应革旧图新,才能在时代发展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迎接未来的挑战。

有诸內,必形诸外。政经文教之兴革,全都源于内心之革新,因此“思想兴革”是一切革新的根源。思想经过兴革后,其它一切自然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不过,思想必须透过行动而显现,所以《兴革语》有言:“思想兴革,破旧立新;身体力行,去芜存菁”,而华总思想兴革委员会主席陈达真,为思想兴革的“身体力行”,奠定最佳典范。

对己,她律己以严;对人;她待人以宽;对内,她独善其身;对外,她兼善天下。在其领导下,思想兴革委员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兴利除弊,推陈出新,带领社会迈向“止于至善”的境界。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时光回溯,丹斯里方天兴甫上任华总主席,陈达真手持《兴革语》,进入其办公室,并向方天兴建言:“我们一定要兴办思想兴革委员会!”方天兴拍案叫绝:“很好,委员会就由你来领导……”

此后的6年期间,陈达真带领一群委员,出钱出力任劳任怨,走进广大人群,举办无数活动,只为将“思想兴革”的理念,传遍社会各角落,并号召更多有识之士,共同响应此活动。

领导思想兴革委员会,并非易事。有者曾问她:“陈大姐,您已年逾七十,为何不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反而奔波劳累,孜孜不倦推广思想兴革运动呢?”

陈达真回答说:“现代社会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导致传统美德荡然无存,而我们推广思想兴革,就是重现中华文化光彩,维护华社精神!”

在个人,许多人烟酒不离,小赌怡情;在餐桌,低头族机不离手,缺乏交流;在家庭,亲属来往疏远,家庭结构式微,婆媳争锋吃醋,孩子争夺财产;在社团,有者争名夺利,勾心斗角……这些普遍可见的社会现象,都与传统美德背驰而道。

此外,陈达真曾执鞭任教,自是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而中华文化也讲究尊师重道,孝亲敬老,然而一些幼辈却失去此品德,令她感叹世风日下。

兴革运动,育教为先。思想取决于教育文化与社会风化,因此她上任委员会主席后,一是进入学校,二是走入社会,双管齐下根源下手。

孩子是萌芽,最易受启发,因此她将焦点放在学校,并曾跑遍全马各地,在中小学举办数百场讲座,讲题丰富多样,既灌输优良品德,又分享健康常识,令学生终生受用。

一些学生人小鬼大,不易受教,但陈达真见招拆招,四两拨千斤。有一次,她到芙蓉一所学校演讲。在提问环节,一名学生问道:“学生上课时打瞌睡,这是什么原因呢?”此言一出,其他学生拍掌叫好,现场一片小骚动。

如此刁难问题,回答稍有差错,或会得罪老师与学生,实在两难,但陈达真见惯大场面,脑筋一转巧思回答:

“可能你生病了,但你很好学,依然来上课,或者你不了解课程内容,又或老师生病了,发高烧喉咙痛,带动学生不够活泼,只是老师很勤力,依然来学校教书,但你们却很坏蛋,没与老师合作!”

陈达真语毕后,学生莫不拍掌叫好,哄堂大笑,然而她也不禁感叹道:“在学校举办讲座会,偶尔会碰到莫名其妙的提问,必须急智回应!”

虽然有者刁难,但更多却是支持与拥护。每当举办讲座会,马来西亚中华外内丹功学会一群学员,经常拉大队到现场支持,格外令人注目。陈达真曾担任该会理事长25年,她从区会领袖升至总会主席,并将总会打造为全球最活跃的外丹功组织。

外丹功源于中国,发扬于台湾,并于1981年传入大马。陈达真接棒领导后,将其发展为纪律严明、有口皆碑的组织,并致力推广此养生运动,令30万人从中受益,祛病健身,如此也算是一种“身心兴革”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社会,华团宴会一般的陋习为不守时、浪费食物、仪式繁杂、演讲冗长等,因此委员会另一项重点活动,就是“宴会/聚会的礼仪规范”,其内容包括光盘行动、宴会守时、菜色六道用公匙等。

每当受邀演讲或主持开幕时,陈达真以身作则,讲词精简言之有物,尤以其开场白,更是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今天活动的主要嘉宾是XXX,各位成员、各位来宾、记者先生小姐,你们好……”接着就进入主题,毫不拖泥带水。

此外,其演讲注重观机逗教、因材施教,即依据活动性质,而主讲相关主题,并从小故事中,引出大道理。举例,有次受邀为书法活动演讲,她为来宾讲述“唐伯虎学画”的故事。

此故事大意是,唐伯虎向沈周学画后,自认画工比师父略胜一筹,却被师父的壁画所骗,三次碰壁不得其门而入,弄得狼狈不堪。陈达真通过此故事,向兴会者分享小道理——学无止境,永不自满。

领导人必须不断进修,演讲题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听众也才会洗耳恭听。陈达真的演讲主题层出不穷,令来宾耳目一新,一是其见识广博,二是其终身学习。

此外,陈达真也有收集剪报的习惯。每当阅报后,她将重点写在纸张,并汇集为小本子,因此无论任何演讲,随手拈来就是一个题材,而《兴革语》400句金玉良言,也是源于其资料收藏,并经过筛选、简练、押韵及编辑而成。

除了学校讲座与宴会礼仪,委员会的活动还涵盖孝道、环保、爱国、治安、传统节日等15项主题,全方位兴革人们思想。“当个人的思想、精神与品格经过兴革后,连带也能带动群体,提升华社的文化与素养,进而影响友族,国富民强。”

换言之,思想兴革是由点到面,抛砖引玉,先从个人思想开始,然后逐步扩及至家庭、团体、社会及国家,此即是《大学》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个人起“点”上,陈达真以身作则,在带领团队中,陈达真“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能贡献己力,发挥所长,如此则能凝聚人心,发挥团体最大的力量。

由于其领导有方,无论是雪华堂妇女组、华总文化委员会、妇女部及思想兴革委员会,多年来她都有一群忠实团队,共同进退,每当她登高一呼,旁人自是众山响应,皆因其领导讲究:

·拥有声望;
·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领导并非霸道,而是民主;
·愿意牺牲,不标榜个人主义;
·妥善分配工作,让每人各司其职;
·领导人必须事必躬亲,但也不能霸占每项工作;
·听取团员意见,若不接受或不适宜,则向对方解释缘故;

简单而言,其领导理念即是:领导人快乐,团队才会快乐;团队成功,就是领导人的成功,因此在其领导下,委员会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大家共同享受快乐,分享成功。

《兴革语》有言: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思想兴革任重道远,关乎国民乃至一国之命运,因此她对社会大众发出“心的呼唤”:

“请别对委员会失望,我们并非大财团,而只是一群乐龄义工。虽然我们资源有限,但我们愿尽一己之力,继续前进壮大力量,以引领人们到达真善美的人生!”

评论

  1. 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德育”。非常认同!

    敬佩各位的傳薪精神!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