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vs变通出路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时代趋势下,许多事情可变通,但什么事项不能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系辞下》
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清·唐才常(清末维新派领袖)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清·李渔《闲情偶寄》

许多自古流传的至理名言,都说明一项千古不变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要寻求改变,唯有改变才能通行无阻,并长久立足于变化的时代。

物理学界的人士,都在探讨一项问题:时间是否也有速度?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没有那个年代像今时般,发展变化如此之快,尤其是科技与互联网领域。若时间真有速度,那么21世纪的时间,不但快于其它年代,而且分秒必争。

人类历史如此,企业亦然如是。在瞬息万变的年代,企业发展很易陷入穷尽,或在瓶颈内踟躕不前,因此我经常与企业分享一项理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爽”!

中国提倡“一带一路”后,必会冲击大马各行各业,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既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冲击,也难以与新兴企业竞争,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改变、改革、改良与改造,才能寻找新的方向与“出路”,否则可能被困在“一路”中。

每个人都有本身的安舒区(Comfort zone),然而改变则是走出安舒区,迎向未知的挑战,因此改革过程充满“痛”苦,然而只要挨过痛苦阶段后,自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清风凉“爽”悠人心。

自中国崛起后,西方媒体不时炒作“中国威胁论”,然而我对“威胁论”却另有一番解读。若企业善于变通,抓紧机遇,中国的崛起带来商机,若企业安于现状,守株待兔,则或会面对“威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则,而非中国有意为之。

对于中国的崛起,东方与西方自有不同看法,然而对于“变”,双方却是“英雄所见略同”。《孙子兵法》的《九变篇》,即是说明九种应变的方法,将军必须随机应变,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行为学家保罗·赫塞(Paul.Hersey)则表示,领导者应随着组织环境及个体变化,改变领导风格及管理方式。

纵观大马企业,对内既有“大吉隆坡计划”及“第11大马计划”,对外则有“东盟10+1”、“一带一路”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若企业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促进企业的血液循环,则能从中获取商机,否则难以在变化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在变化的市场中,企业应有所变,而有所不变。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人心如何善变,企业家的“恒”心与“毅”力,都不能改变,这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因素。

生命就在呼吸间,成功就在一念间,“一带一路”是商机或威胁,则视乎你的“一念”!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与世界联通时代的马来西亚》
序言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