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Hot的语言——汉语热

https://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2014年10月21日,北京清华大学课堂上,在学生万众期待下,现场出现一名贵宾——面子书创办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顿时引起一阵小骚动。

扎克伯格缓缓走上讲台后,向学生打招呼:“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到北京,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我正在学习中文,我可能需要练习……”金发碧眼的扎克伯格,竟然大秀中文,不但震惊全场学生,随后还在网上引起热议。

2015年10月24日,扎克伯格再次前往清华大学授课,他以浓重口音的中文,向学生分享本身创业的心路历程,甚至还引用中国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勉励学生自强不息。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且在商业领域一家独大,不过自中国崛起后,全球各地出现学习中文热潮,许多老外纷纷学习中文,即使是扎克伯格或英国威廉王子,也加入“汉语热”风潮,并曾以中文向全球华人拜年。

此外,许多欧美国家的学校,也开办中文课程,并将中文列入高考外语考试任选科目,美国西部的犹他州,甚至立法将中文列为中学必修课。在韩国,中文学院林立各地,而企业也将员工的中文水平,作为用人及升职的考量之一。

为何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呢?法国巴黎街头的一则广告,开门见山给出答案:“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和财富!”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一带一路”的倡议,象征和平与机遇,许多国家为了与中国打交道,都开始重视与学习中文。
https://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大马,虽然“汉语热”还未形成一股强大风气,不过确有不少巫裔学习中文,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巫裔家长,因看出“中文有价”,而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一些华小的马来学生人数,甚至超越华裔学生。

一些自幼受华教熏陶的巫裔学生,长大后甚至开班授徒,引领其他巫裔同胞,搭上学习中文的列车,有者则通过教育部开办的课程,前往北京学习中文,他们学成归国后,则被派往国小担任华文教师。

在马大孔子学院,其中大部分学生为马来同胞,院方除了在国防大学开办学分课程,也开设社会班,以让职人士重新学习中文,而玛拉工艺大学也设有中文组,显示友族学生对中文的热衷。

虽然友族学习中文,面临许多挑战,不过院方使用有趣的方式教导学生,例如播放音乐、小组讨论、猜字游戏等,以增加教学乐趣,帮助学生更易掌握中文。

这些马来同胞来自各阶层人士,他们学习中文是为自我增值,并方便与华裔沟通,然而曾有一名印裔家庭主妇,她学习中文的原因,竟是为了教导孩子功课。

话说该名妇女拥有一名5岁孩子,并就读幼稚园,有次其儿子向她请教中文科目,她愧于无法教导孩子,反观孩子则懂得简单中文,因此她决定学习中文,并聆听中文歌曲。

经过一段时日的学习后,该妇女终于学有所成,并能够以简单中文与孩子沟通,促进亲子关系,这或许是学习中文的“意外惊喜”吧!

在政府部门,一些公务员也通晓中文,Rasyidah即是其中之一,她曾在华小及独中求学,并在国营电视台及电台(RTM)担任中文组记者,大马中小企业拓展中心(SAME)的一名部门主任沙菲,不但精通中英巫三语,而且拥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此外,首相纳吉将其幼子诺阿斯曼,送到北京外国语大进修中文,还取了中文名为“季平”,曾一度在华社传为佳话。在此之前,季平也曾在美国学习中文3年。

季平在北京进修中文三周后,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中文发音字正腔圆,深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的赞赏。

2013年2月4日,在农历新年前一周,首相纳吉与儿子季平上电台节目,通过父子对话向听众贺年。在此节目中,纳吉以父亲角色,向儿子学习华语,并练习新年贺词的发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语言,是打开一国之门的钥匙,中国提倡“一带一路”后,大马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进入中国的市场,或将掀起另一轮的“汉语热”!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