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姓的明星——明丝诗
日月光明的姓氏,柔情似水的名字,硬桥硬马的身手,她能否成为大马版“女甄子丹”?
明丝诗(Charlene Meng),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姓名,一个仿如日月合璧般罕见的姓氏。在姓氏上,她拥有前所未闻的“明姓”,不过在事业上,她希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演艺圈像日月般大放光明,并以自身的经历激励世人!
明丝诗是大马艺人,曾在多部电视剧及舞台剧演出,并担任美食或旅游节目主持人。由于其姓氏相当罕见,在就读小学时,老师会对其他同学说:“你的姓名是……”,但对她则会用疑惑的口气问道:“你是姓明的?”,在她成为艺人后,许多人还以为其姓名是艺名。
此外,明丝诗不但拥有罕见姓氏,更是父母眼中的“稀有”宝贝,因为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因此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与保护,直至她长大成人后,父母才让她飞出“鸟笼”,飞向五光十色的演艺圈。
明丝诗的英文名为Meng Si Shi,洋名为Charlene,在她小学期间,有的同学戏称她为“Si Shi”,即方言的“尿尿”之意,有的人称她为“Charlie”,甚至有者称她为“Salad”,令她莫名其妙。
明丝诗的中英文姓名,都是由母亲取名,由于她生肖属兔,加上“明”姓有个“月”字,因此为她取名为“丝诗”,希望她像嫦娥般温柔,像丝绸及诗歌般柔顺,每当看到其名字,就令母亲想起中国古代四大美人,难怪明丝诗如此漂亮啦!至于洋名Charlene,其中的C代表“Cash”,或许母亲希望她财源滚滚。询及其性格有否符合姓名含义,她说:“我觉得有符合啦,否则我可能更粗鲁,更像男人婆!”
“明”字由日月两字组成,因此她感觉自己的名字充满力量,仿佛受到日月的保护,并对其名字感到自豪。往后即使她成名后,也不会另取艺名,反正许多人以为其名是艺名,她也相信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艺名。
明丝诗在小学受中文教育,母亲则受英文教育,因此她以英文与父母沟通,用方言与婆婆沟通,用中文与表哥沟通。至于父母间的沟通就更有趣,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潮州人,因此双亲的沟通相当rojak,既有英文又有方言及潮州话。若在佳节期间,亲朋戚友聚集一堂,则使用英文或方言沟通。在此环境下,明丝诗精通多种语言,对其主持工作有很大帮助。
明丝诗对家族历史原本一无所知,不过为了“应付”今次的访问,她特地跑去询问姑婆,有关曾祖父明金鐸的历史,还到博物馆跑了一趟,希望找到曾祖父留下的信件。虽然资料不多,但经过资料搜集后,她对家族历史也有了一丝了解。
明金鐸出生于1905年3月14日,他是家中长子,来自中国清原,4岁随父来马,弟妹则留在中国。他从事技术员,并曾就职于Instrument Branch Survey Department KL(很奇怪的部门,网上也找不到其资料)。
表面上看来,明金鐸的经历似乎很平常,但在马来亚独立前,他曾于1956年,获得英女王伊莉莎白封赐Imperial Service Medal勋衔,并于1961年受封AMN衔头。明丝诗说,父亲以为曾祖父曾担任英女王的翻译员,所以才获英女王封赐勋衔,但姑婆却否认此说法。
然而,其曾祖父真正的身份是什么?他是否曾经从政?他有什么丰功伟绩?为何他能获英女王赐封?没人知道。更奇怪的是,其家族也没人去挖掘曾祖父的身份,所以这一连串的疑问,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还有,据悉曾有人献地及岛屿给曾祖父,但都被曾祖父拒绝。明丝诗笑言:“有时我不禁纳闷,为何曾祖父要拒绝别人献地呢?若他肯接受的话,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准就不同啦!”
更奇妙的是,有次曾祖父生病入院,家属到医院探望曾祖父,结果病房被官方封锁,一概禁止陌生人探病,其姑婆唯有跑回家,找出曾祖父的受封信函,向官方证明是曾祖父家属,才得以进入病房,后来那年其祖父病逝,然而从这个事件中,似乎可看出其曾祖父的身份,以致连入院也获得特殊待遇。
曾祖父逝世后,当年英女王及元首赐封勋衔给曾祖父的信函,就成为明氏家族唯一的宝物,但这两封信函却遗失了。为了寻找信函下落,明丝诗在受访前,特地跑去国家博物馆,但以往电脑还未问世,因此博物馆也没相关记录。虽然这两封信函下落不明,但明丝诗扬言,她还会继续跟进寻找信函。
如此的名望家族,家族故事本应代代相传,不过在其爷爷的年代,由于一些变故,导致家族故事已“断层”,而其父亲明一飞也是靠自身努力,重新开始自力更生,并从事绘测师及承包商。
父亲有三名姐姐、一名弟弟及一名妹妹,其弟弟只有一名儿子,也就是明丝诗的堂弟,因此她笑说:“我希望堂弟将来生个孩子,为明家传宗接代啦!”
至于明丝诗,则是父亲唯一的女儿。在她出生前,父母曾努力尝试“造人”;在她出生后,父母依然没放弃尝试,希望为家族开枝散叶,但经过多次努力后,只有明丝诗有缘投胎到明家。她表示:“传统上认为,妇女怀孕初期必须保密,以往母亲曾被验到有孕,但别人曾拍其肩膀恭喜她怀孕,或许是此缘故,结果胎儿就没了……”
由于明丝诗是家中掌上明珠,因此父母非常宠爱她,但其家教也非常严格。“在我小时候,我就像小鸟被关在笼子内,父母禁止我到朋友家,学校假期旅行团也没我得份,很多时候都是朋友带我出外,因此从小我就习惯孤独,并待在家看迪斯尼卡通片。”
明丝诗曾问父亲:“为何你们禁止我出外玩耍?”父亲半开玩笑说:“别人家有六个孩子,就算死了一个,还有五个孩子,但我只有你一个女儿……”,从此她不再追问父亲此问题。
还有一次,她想学溜冰,并希望父亲满其心愿,结果父亲说:“让你学溜冰,倒不如把我的心放在马路上,被车辆搅碎!”,言下之意是担心她受伤,令父亲心痛。虽然遭父亲反对,但明丝诗也体谅父亲的苦心,因为她实在是太“稀有”了。
从出生到18岁,明丝诗都受到父母严格保护,直至18岁过后,父母才逐渐放手,让她自由发展,见识花花世界。“其实在我12岁时,父母就开始‘训练’我,带我去酒吧或卡拉OK,以见识这些场面。”
明丝诗进入演艺圈,其实是无心插柳,其志向本是成为商界女强人,母亲则希望她成为记者,但在阴差阳错下,她竟然错报读科系,结果她将错就错,而踏上这条路。
事情是这样的。在她19岁那年,父母带着她从柔佛前来吉隆坡,报读双威大学大众传媒系,但她在表演艺术课程(Performing Art)招生传单上,看到“media”字眼,就以为是大众传媒系。结果第一天开课时,她被带到一个空地,而导师要求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她才知道摆乌龙。
更有趣的是,当时有20多人和她一样,错报读科系,后来其他人转到大众传媒系,剩下9人留在表演艺术课程,其中一人即是明丝诗。“我觉得艺术表演很好玩,就像玩game那样,所以继续完成课程,而父母也支持我的决定。”
踏出大学后,明丝诗进入演艺圈,她曾在电视剧演出,也曾在舞台上表演,有时担任主角,有时饰演配角。在这6年期间,其事业起起落落,因此其心情也像日月交替般,时而上扬时而低落。
“我的心情几乎每个月都有起有落,甚至曾一度患上忧郁症,尤其是没工作期间。每当我低潮时,就偷偷躲在房内哭泣,并质疑自己的演技不好,幸好父亲为我打气,说某某巨星出道时也曾是‘咖喱啡’,而朋友也会传短讯鼓励我。”
有一次她哭的很惨,因而想放弃离开演艺圈,并求神拜佛说:“请给我指示吧!若演艺圈不适合我,我就转换职业!”结果在三天后,神佛似乎回应其呼唤。“我并非基督徒,不过当时我在电台上,听到耶稣复活的故事,以及《It's the climb》歌曲,这首歌充满激励性,歌词仿佛影射我的遭遇,令我鼓起勇气继续向前!”
生命真是很奇妙!就在明丝诗重拾信心后,她参与演出的《武则天》音乐剧,入围2013年第十届BOH Cameronian Arts Awards,此颁奖礼是大马表演艺术界年度盛事,当时她以为只是音乐剧入围,因此在颁奖礼上,她坐在最后第二排席位。
不过,在颁发“最佳女配角”环节中,主持人竟然读出“Charlene Meng”,那一刻她愣住了,全场焦点集中在其身上,她内心不禁呐喊道:“我的天啊!”那种从绝望中爬起来,然后又获奖的滋味,实在笔墨难以形容……她在获奖后,现场通过手机视频向父母报喜,并与父母分享激动的泪水。
经过起起落落后,她领悟到一项道理:“当一个人冷落到最低潮时,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唯一能走的路就是往上爬,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想要放弃的人!”
明丝诗外表娇滴滴,但她在一部武打短片《第二生命》中,饰演一名失忆女杀手,并与同是杀手的丈夫,有场精彩的打斗戏。初时,她被丈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待她恢复记忆及身手后,顿时扭转形势击倒丈夫。戏中两人拳打脚踢,拳拳到肉,看得令人大呼过瘾,其中一幕她双腿交叉夹住丈夫颈部,十足就像“女版甄子丹”。
为了这部短片,她花了三个月准备,包括饮食调整及体能训练,其中一个半月用来练习综合格斗(Mixed Martial Arts),导致其身体多处瘀伤。此外,戏中一幕丈夫以短刀刺向她,还险些伤及其眼睛呢!
除了武术格斗,明丝诗也曾接受各项训练,包括枪击、泛舟、飞狐、攀岩、潜水、溜冰、骑马、华尔兹舞、拉丁舞及钢琴,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她表示:“我愿意尝试任何角色,包括武打角色!”看来大马不乏杨紫琼的接班人。
展望未来,明丝诗希望ntv 7给她机会,让她参与电视剧的演出,并希望能够踏上星光大道,个中原因则很简单——她想让父母骄傲!若真有那么一天,相信不止其父母骄傲,乃至整个明氏家族也会感到自豪!
明氏起源:
1.出自谯明氏:燧人氏为部落首领时,他有一个部下姓明,因其才能而受燧人氏看重,是谯明氏的后裔,为“四佐”之一。明由的后代便以祖上名字作为姓氏,所以得到明姓。
2.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虞国公族的后代: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字孟明,是一明将军,曾在多场战争取胜,并打败晋国军队,为秦国西部称霸打下了基础。孟明死后,后代用其名字“孟明”作为姓氏,后来改姓明,成为明氏的一支。
3.出自北魏时的鲜卑族:北魏时候由一支鲜卑族姓斗眷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改姓明。
4.由旻氏改明姓:元末的红巾军领袖本来叫旻玉珍,后来因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其子孙后代于是也改姓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