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般的姓氏——阙
给大家出道谜语:一个门,里面是“逆”字,去掉部首走字旁(辶),旁边加个“欠”字,猜一字。若阁下有点文学根底,就换另一种出题方式:猜《满江红》诗词里的最后一个字!
没错,答案就是“阙”,而出题的“作者”,就是这个字的姓氏者——阙京然。由于其姓氏相当罕见,每当他与陌生人通电话时,必须通过以上的出题,来描述其姓氏。
不过,若每次都要费尽口舌出题,那就太麻烦了,幸好岳飞帮了他很大的忙。若对方有点文学根底,他只要说是《满江红》的最后一句“朝天阙”,这样就搞定了,既直接简单,又充满文雅。
大马不乏阙姓族群,但大家各分东西,而缺乏交流平台,阙京然今年已步入古来稀之年,但依然孜孜不怠研究家族历史,四处奔波收集阙姓资料,希望以此召集大马同乡共聚一堂,并成立“大马阙氏宗亲联谊会”。
在受访之际,他打开《阙氏宗谱》的始祖世系图,家族根源一目了然。“撇开3千多年前的历史不谈,我们阙氏鼻祖始于第一世的弁公。2千600年前,他逃难至山东曲阜阙里,遂以地名为氏。阙里也是孔子的故乡,孔子3岁才定居于该处。”
阙氏家族一脉相传,传至第60世寿卿公,并定居于福建永定,而阙氏宗谱世系的资料,自此“暂告一段落”,然而一个家族的开枝散叶,并非直线式发展,而是像公司开设分行般,越开越多。
阙氏传至第58世应龙公时,就分支出另一世系,应龙公的孩子七郎迁移到梅州,而七郎又有5名孩子,因此梅州95%的阙氏家族,都是来自七郎公的后裔,这一世系已有500多年历史,而阙京然的家族,就是源于梅州阙氏。
除了梅州,其他分支也包括广西、丰顺、大埔、惠州、台湾等,其中台湾世系源于第10世的安承公,其后裔都是台湾贵族,相当富裕。此外,广西也有许多阙氏族人,但分支世系不详,有的源于福建永定,有的从梅州再分另一世系。
阙京然属梅州世系第23代,从第19代开始,其曾曾祖父与超过300名同乡来马,而第21代的祖父,则落脚于柔佛昔加末,因此其家族大都定居于昔加末。他披露:“早年来马的阙氏族群中,80%属于我的家族,他们都是来自梅州樟坑。”
阙姓虽是罕见姓氏,却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其家族从第22代至第25代,成员约有200人。京然育有2男2女,另有4名孙子;二弟京秀育有5男2女,另有4名孙子;三弟京传育有3男,另有3名孙子;妹妹美英育有2女,加上其他的亲朋戚友,可见阙氏家族的繁荣。
根据统计,大马约有2千名阙姓同乡,每当他阅读报章时,都会特别留意同姓者,若有发现则致电予报馆,询问对方的联络号码,然后拜访对方交流,在过去十多年,他已结识十多名同乡。
大马国营电台第五台(现为爱FM)前主播阙爱芳,就是其中一人。话说阙京然的一名朋友,是阙爱芳的同事,他曾通过友人联络对方,然而在过去数年,两人只在电话保持联系,一直都没见面,较后对方不幸逝于车祸……不过他透露:“爱芳有个弟弟名为阙业飞,他人在吉隆坡,并参与青团运活动。”
他希望通过此报导,召集所有同乡,以商讨成立宗亲会事项。“若有同乡联络我,我会整理所有人的通讯录,一旦人数足够,就会通过新闻发布会,邀请同乡出席临时会议,并遴选临时主席。至于成立会所事项,我建议将马六甲列为会所地点,当地有个颇有名望的阙氏商人,而且他也活跃于社团活动。”
阙京然的英文姓氏为Chueh,然而他笑说,有的人却读成“丘”,在他小学期间,有的同学则将其姓氏读成“關”,令其他同学笑掉牙。踏入社会工作后,许多人都没看过此姓氏,他唯有写给对方看。
不过,若是与陌生人通电话,就比较麻烦,他必须像出谜语般形容其姓氏:“一个门,里面是‘逆’字,叛逆的逆……”,或直接搬出《满江红》最后一句的“朝天阙”,简单明了,幸好对方大都很聪明,很快就联想到其姓氏。
后来记者建议说,或者也可举例苏轼的《水调歌头》,其诗词第三句也有“阙”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何况王菲又唱过这首歌,应该会有比较多人知道。他笑说:“噢,这个建议也不错啊!”
阙京然虽已70高龄,但依然四处搜集资料,拜访同乡,以便结集成书,日前他刚从梅州回来,并搜集了不少资料。他感叹说,由于阙姓资料太少,导致其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因此在晚年退休后,他集中精力搜集资料。
在梅州家乡,阙氏本有十英亩的祠堂,可惜在五四运动中遭受破坏,如今只剩下两英亩,且彷如废墟,加上共产党焚烧许多族谱,导致阙氏族谱遗失。
“若要重整梅州阙氏总族谱,必须找到七郎公五名孩子的族谱,但宗亲会会长告诉我,梅州阙氏的后裔大都很贫困,其宗亲会也没有会所,而重整族谱的经费,需要数万令吉。”
此外,其家乡许多旧居已倒塌,有的则破烂不堪,因此宗亲要求他协助筹募6万令吉,以重修旧居。“当地的情况很奇怪,即使旧居留空也没关系,不过若倒塌后,则会被人霸占,我们许多旧居就是这样被人霸占了……我会协助他们筹款,若一个家庭捐助2千令吉,30个家庭就可筹足款项。”
每一年,宗亲会都会举办祭祖大会,将各地海外同乡聚集一堂,明年他也会参与此大会,届时估计约有300人出席,而祭祖大会的地点,就是第二世天羽公的孩子显邱之墓碑。
族谱虽记载各世始祖的墓碑地点,不过或许是已遭受破坏,许多墓碑都未获寻,尤其是第一世至第四世始祖的墓碑,至今依然下落不明。“我曾寻获第七世始祖的墓碑,其实只要找到其中一世墓碑,上可回溯至其祖先,下可追踪其孩孙,搜集资料就容易多了。”
“阙”在古代被用作“缺”字,若阙京然能圆滿其心愿,相信其人生再无缺憾!
阙姓源流:
1.起源于地名:古代有县名为阙巩,居住在此县的人家,就以阙为姓。
2.来源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的鲁国有邑名为阙党,有人被封在这个地方,遂以封地名为氏,称作阙姓。
3.来源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来住在此地方的人,就把地名当作自己的姓氏。
4.来源于傕姓:部分“傕姓”改成了“阙姓”。
*注:若有阙姓宗亲欲联络阙京然,请联络019-288 3177。
没错,答案就是“阙”,而出题的“作者”,就是这个字的姓氏者——阙京然。由于其姓氏相当罕见,每当他与陌生人通电话时,必须通过以上的出题,来描述其姓氏。
不过,若每次都要费尽口舌出题,那就太麻烦了,幸好岳飞帮了他很大的忙。若对方有点文学根底,他只要说是《满江红》的最后一句“朝天阙”,这样就搞定了,既直接简单,又充满文雅。
在受访之际,他打开《阙氏宗谱》的始祖世系图,家族根源一目了然。“撇开3千多年前的历史不谈,我们阙氏鼻祖始于第一世的弁公。2千600年前,他逃难至山东曲阜阙里,遂以地名为氏。阙里也是孔子的故乡,孔子3岁才定居于该处。”
阙氏家族一脉相传,传至第60世寿卿公,并定居于福建永定,而阙氏宗谱世系的资料,自此“暂告一段落”,然而一个家族的开枝散叶,并非直线式发展,而是像公司开设分行般,越开越多。
阙氏传至第58世应龙公时,就分支出另一世系,应龙公的孩子七郎迁移到梅州,而七郎又有5名孩子,因此梅州95%的阙氏家族,都是来自七郎公的后裔,这一世系已有500多年历史,而阙京然的家族,就是源于梅州阙氏。
除了梅州,其他分支也包括广西、丰顺、大埔、惠州、台湾等,其中台湾世系源于第10世的安承公,其后裔都是台湾贵族,相当富裕。此外,广西也有许多阙氏族人,但分支世系不详,有的源于福建永定,有的从梅州再分另一世系。
阙京然属梅州世系第23代,从第19代开始,其曾曾祖父与超过300名同乡来马,而第21代的祖父,则落脚于柔佛昔加末,因此其家族大都定居于昔加末。他披露:“早年来马的阙氏族群中,80%属于我的家族,他们都是来自梅州樟坑。”
阙姓虽是罕见姓氏,却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其家族从第22代至第25代,成员约有200人。京然育有2男2女,另有4名孙子;二弟京秀育有5男2女,另有4名孙子;三弟京传育有3男,另有3名孙子;妹妹美英育有2女,加上其他的亲朋戚友,可见阙氏家族的繁荣。
根据统计,大马约有2千名阙姓同乡,每当他阅读报章时,都会特别留意同姓者,若有发现则致电予报馆,询问对方的联络号码,然后拜访对方交流,在过去十多年,他已结识十多名同乡。
大马国营电台第五台(现为爱FM)前主播阙爱芳,就是其中一人。话说阙京然的一名朋友,是阙爱芳的同事,他曾通过友人联络对方,然而在过去数年,两人只在电话保持联系,一直都没见面,较后对方不幸逝于车祸……不过他透露:“爱芳有个弟弟名为阙业飞,他人在吉隆坡,并参与青团运活动。”
他希望通过此报导,召集所有同乡,以商讨成立宗亲会事项。“若有同乡联络我,我会整理所有人的通讯录,一旦人数足够,就会通过新闻发布会,邀请同乡出席临时会议,并遴选临时主席。至于成立会所事项,我建议将马六甲列为会所地点,当地有个颇有名望的阙氏商人,而且他也活跃于社团活动。”
阙京然的英文姓氏为Chueh,然而他笑说,有的人却读成“丘”,在他小学期间,有的同学则将其姓氏读成“關”,令其他同学笑掉牙。踏入社会工作后,许多人都没看过此姓氏,他唯有写给对方看。
不过,若是与陌生人通电话,就比较麻烦,他必须像出谜语般形容其姓氏:“一个门,里面是‘逆’字,叛逆的逆……”,或直接搬出《满江红》最后一句的“朝天阙”,简单明了,幸好对方大都很聪明,很快就联想到其姓氏。
后来记者建议说,或者也可举例苏轼的《水调歌头》,其诗词第三句也有“阙”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何况王菲又唱过这首歌,应该会有比较多人知道。他笑说:“噢,这个建议也不错啊!”
阙京然虽已70高龄,但依然四处搜集资料,拜访同乡,以便结集成书,日前他刚从梅州回来,并搜集了不少资料。他感叹说,由于阙姓资料太少,导致其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因此在晚年退休后,他集中精力搜集资料。
在梅州家乡,阙氏本有十英亩的祠堂,可惜在五四运动中遭受破坏,如今只剩下两英亩,且彷如废墟,加上共产党焚烧许多族谱,导致阙氏族谱遗失。
“若要重整梅州阙氏总族谱,必须找到七郎公五名孩子的族谱,但宗亲会会长告诉我,梅州阙氏的后裔大都很贫困,其宗亲会也没有会所,而重整族谱的经费,需要数万令吉。”
此外,其家乡许多旧居已倒塌,有的则破烂不堪,因此宗亲要求他协助筹募6万令吉,以重修旧居。“当地的情况很奇怪,即使旧居留空也没关系,不过若倒塌后,则会被人霸占,我们许多旧居就是这样被人霸占了……我会协助他们筹款,若一个家庭捐助2千令吉,30个家庭就可筹足款项。”
每一年,宗亲会都会举办祭祖大会,将各地海外同乡聚集一堂,明年他也会参与此大会,届时估计约有300人出席,而祭祖大会的地点,就是第二世天羽公的孩子显邱之墓碑。
族谱虽记载各世始祖的墓碑地点,不过或许是已遭受破坏,许多墓碑都未获寻,尤其是第一世至第四世始祖的墓碑,至今依然下落不明。“我曾寻获第七世始祖的墓碑,其实只要找到其中一世墓碑,上可回溯至其祖先,下可追踪其孩孙,搜集资料就容易多了。”
“阙”在古代被用作“缺”字,若阙京然能圆滿其心愿,相信其人生再无缺憾!
阙姓源流:
1.起源于地名:古代有县名为阙巩,居住在此县的人家,就以阙为姓。
2.来源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的鲁国有邑名为阙党,有人被封在这个地方,遂以封地名为氏,称作阙姓。
3.来源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来住在此地方的人,就把地名当作自己的姓氏。
4.来源于傕姓:部分“傕姓”改成了“阙姓”。
*注:若有阙姓宗亲欲联络阙京然,请联络019-288 3177。
Hi! I am a Chueh but in America, and we come from similar lines. My grandfather was born in Yongding, Fujian, relocated the family to Taiwan in the late 1930s. And then my father came to the US in the 1960s where they call us “chew.” 😅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回复删除😃 😃 😃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