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应的祠庙——香港黄大仙祠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香港黄大仙祠以“有求必应”而闻名,然而要如何“求”才能有“应”呢?

人生在世,难免面对许多困境与迷惑,解决人生疑惑的方法甚多,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求签,祈求神明指点迷津,而香港黄大仙祠则以“有求必应”的灵验,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庙宇之一。

香港黄大仙祠始建于1921年,位于狮子山南麓,面积约为18万平方呎,是香港有名的胜迹及庙宇之一,在海外享负盛名。该祠由慈善团体啬色园管理,以“普济劝善”为宗旨,广推善行,因此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黄大仙祠效仿北京故宫而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尽显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除了供奉黄大仙师,也侍奉观音、关帝、孔子等圣像,不但满足华人民间信仰的需要,也凸显儒释道三教同源的真谛。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其签文十分灵验,有口皆碑,因此黄大仙祠终年门庭若市,慕道而来的善信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日平均访客人数逾1万人次,每年善信更是高达500万人次,香火鼎盛冠绝全港。

香港人生活节奏急速,分秒必争,数年前网络流传的“巴士阿叔”短片,道出都市人“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共同心声。人类在脆弱失意或彷徨无助时,需要通过祈求,才有生存的希望与动力,而黄大仙“有求必应”的效应,正好安定人心,满足众生的需求。

此外,香港都市五光十色,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而黄大仙祠在水泥森林的包围中,仿如一片桃园或净土,为都市人提供歇息的空间。在主殿的后方,建有公园、凉亭、放生池、人工瀑布等,园林景色依水环山,小桥流水清幽宁静,令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祠内“金华分迹”牌楼下的参神广场,竖立铸青铜十二生肖兽首人身铜像,每尊铜像身高2米,线条圆润神态活现,令人赏心悦目,却又肃然起敬。

此铜像由啬色园主席及国家一级美术师,原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主席万绪德教授设计及主雕,其造型按照天干历法丶阴阳五行及生肖习性设计,职分文官武将,手执金戈竹书,造型各异惟妙惟肖。

黄大仙祠的建筑、布局、设计与摆置,都是按照道教文化传统,十二生肖像也是以传统的“脱胎技法”而塑造,据说懂得此项技艺的工匠,在中国大陆已是硕果仅存。

由于十二生肖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因此参神广场是最受游客喜爱的区域之一,许多游客来到此处后,必定与各自对应的铜像合照,若单纯只想拍摄铜像,还真需要耐心等候。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每年十二生肖轮流登场,各领风骚,今年2014年马铜像自是最受欢迎的主角,此像首昂胸挺,虎背熊腰,肃穆威武,象征肖马者“积极、领导力、英雄主义、血气刚强”的风范,它左手持不知名物,右手则藏在后方,似是托束马发,蓄势待发。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有趣的是,马铜像右边的蛇铜像,右手也是持不知名物,两个铜像相互对照,相映成辉,彷佛是蛇去马来,蛇在马年交棒给马。

世界各地都有马铜像,不过一般都是人骑马上或奔腾造型,而香港黄大仙祠的马铜像,则以人马合一为造型,既是马却又拟人态,身著将军装,威武似神明,并以十二生肖之相,默默守护神祠。

千里姻缘一线牵,祠内也设有月老铜像,两旁则是一对佳偶天成的男女神像,单身者可手执小红绳,向月老铜像参拜,祈求美好姻缘 ,情侣可祈求白头到老,若夫妻发生争执,则可祈求和好如初。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参拜月老有特定的手印及仪式,善男信女结手印后,男方前往男神像,女方前往女神像,闭眼行至对方性别神像,沿途祈求月老赐给好姻缘,然后将小红绳轻碰佳男或女神像脚部,并系在神像与月老之间的粗红绳。(现场提供示范资讯)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大殿是黄大仙祠的“重点”,也是信徒来到此祠之目的,然而奇怪的是,大殿祠庙严禁公众进入,信徒只能在大殿外的广场,行跪礼拜或掷筊问事,或许神明必须与众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看清他们的祈求吧!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人生之苦,不分种族、年龄、肤色、美丑或贫富,这里可以看到各阶层人士,既有市井小民,也有衣着光鲜者,无论什么身份地位的人,来到大殿广场,他们都跪在红色软垫上,用力叩头跪拜,或手摇竹签筒,口中念念有词。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他们心中的所想所求,到底是需求、要求、愿望或欲望?在香烟弥漫下,看着他们脸上的苦恼,迷茫的神情,专注的虔诚,此情景可能会带给人很深的感触,更令人想起虚云老和尚的话:“问渠为何放不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神明或许会满足信徒合理的祈求,可是在另一方面,黄大仙祠处处都是启示与教育,神明通过祠内的一砖一瓦,传达离苦得乐的真谛——少欲知足,积德行善。若你用心感受,定能获得许多启示。

黄大仙祠别名啬色园,“啬色”二字源自道教的教义。“啬”有少费或悭吝之意,“色”则解释为“所好之物”或“有欲之类”。若人为物欲所陷溺,则为其控制,易失本性,“啬色”则有爱精神、致虚静、省思虑、寡情欲的要义,涵盖导人悟道修真之意思。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来到黄大仙祠,必定会经过“劝善亭”石碑,其第一句文即为“善恶之行,祸福所归……”;踏入经堂(办公室),则会看到“为善最乐”的牌匾,而许多建筑的命名,也充满教育意义,例如劝善廊、福德殿、普济楼、从心苑等。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更巧妙的是,在一整排的解签店铺中,其中一间店名为“因果老馆”,妙哉!佛家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说明因果就是最好的“签”。一切吉凶祸福,都在起心动念,无论是上上签或下下签,命运掌握在一念间,与其求上签,不如持好念。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虽然黄大仙“有求必应”,但该祠印制的劝善之书《惊迷梦》,其序文提及黄大仙的“有求必应”,必须符合“普济劝善”的原则,这也是黄大仙信仰的宗旨,若信徒欲求富贵显达,则是“有求不应”。

总括而言,黄大仙祠是一个集宗教、艺术、文化、旅游及教育之地,你可带着有求之心参拜神明,也可带着无求之意参访神祠,或以祈求之心谋众人之福。兹以星云大师的《如何祈求》一文,供作参考:
1.要求神明的感应,更要求内心的体验
2.要求自己的平安,更要求大众的幸福
3.要求世间的富贵,更要求出世的圣财
4.要求色身的延长,更要求生命的永恒

香港黄大仙祠网站:www.siksikyuen.org.hk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