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也陌生的姓氏——贤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这名年轻美眉每当自我介绍时,总是搬出谢贤及任贤齐的名字,到底她和这两名艺人有何关系?

在社交场合上,当我们与陌生人碰面上,一般都会很自然地自我介绍,不过这名贤姓的年轻女郎,却必须搬出一堆艺人的名字,才能当作自我介绍的“开场白”,好让别人更容易了解其姓氏!

我们经常可见到“贤”字,像“贤人”、“圣贤”、“贤淑”、“贤明”等等,但用在姓氏就很少见,即使是《百家姓》也没有记载这个姓名,若上网寻找贤姓资料,资讯则少得可怜,绝对是罕姓之中的罕姓,难怪这名80后的美眉贤美欣,对自身姓氏的来源也不甚清楚。

贤美欣,英文名为Yin Mei Yan(读音取自方言的音译),今年28岁,职业为行政人员,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性,可是其姓氏却是别具一格,甚至前所未闻,因此许多与她初次见面的人,都会好奇问她姓氏的问题。
虽然姓氏没给她生活带来困扰,不过由于贤姓实在过于罕见,加上其家族成员不多,而知道此姓的人也不多,因此她不禁担忧,往后此姓氏可能会“消失”于世。

拥有罕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会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姓名被读错、错认、怀疑或其它姓名上的困扰,而美欣的成长就比较“顺利”,在她童年、小学至中学的期间,从没遇过姓名的问题,也没人说其姓氏奇怪。

直至她出来社会工作时,才开始意识到自身姓氏的特别,许多人与她初次见面时,都会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姓?”或“有这个姓的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每当美欣向别人自我介绍时,都会如此说道:“我姓贤,谢贤的贤,任贤齐的贤,贤淑的贤,贤妻良母的贤……”就好像玩绕口令的游戏般,要搬出艺人的名字或常用的字词出来,别人才会明白。

或许是此缘故,美欣在公开场合自我介绍时,一般多是使用洋名Cherry,如此就简单易了,不用被人问一大堆问题,至于社交网站如面子书及Google+,她则以“樱桃”为名,因此除了身边亲友及好友,恐怕也少有人知道其姓氏。

她表示,其祖父来自广西岑溪,她是大马第三代的贤姓人氏,不过家人不曾向她透露贤姓的来源,只知道中国还有贤姓亲戚,她还曾与家人回乡探望亲戚,那是她唯一一次见到外国的同姓亲戚。“其实我也曾上网找过一些资料,但资料不多,所以我也不大清楚本身姓氏的根源。”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除了本地与中国的亲戚之外,她不曾见过同姓的人,以往她曾从事旅游杂志的记者,即使以往不时周游列国旅行,也不曾在他乡遇同性,因此她打趣表示:“贤姓确实很少见,所以有时我唯有自我安慰:贤姓人氏不是普通人,以前可能是高官,所以比较罕有……这样才能提高身价嘛!”

贤姓人氏以前是高官?或许她是瞎猜,不过却被她猜对了,因为“贤”的本字是“臤”,臤是甲骨文,其意思为臣或朝庭官员,又有抓、掌握及管理之意,表示善于管理的大臣。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贝”另造“贤”代替,表示善于理财,因此“贤”的造字本义是“善于理财的大臣”。古人称善于理财为“贤”,称心灵手巧为“惠”。
不过,即使再怎么自我安慰,她也不禁感叹说:“父亲的家族成员不多,本地同姓亲戚大约只有24人,而且本地又没有贤姓的相关组织,因此我担心往后贤姓人士会越来越少,甚至慢慢消失,因为此姓实在太少了!”

贤的本义为“善于理财”,询及其性格是否符合贤姓本义,她表示:“女性有时难免会失控啦!有时我会忍不住买化妆品或保养品,或者上美容院做美容,所以有时花费比较高,有的则是花费在旅行,但还没试过入不敷出,所以我的理财还算OK啦!”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贤姓虽是罕见姓氏,然而拜科技所赐,中国一群志同道合的贤姓人氏,在互联网上成立论坛,以促进同宗的交流。

从这些网友的留言看来,他们一直很想寻找同姓或亲戚,却很少遇到与自己同姓的人,如今他们在此论坛中,彷佛在茫茫人海找到“知音”。

有趣的是,其中两名留言者来自大马,一人名字为贤芳,另一人则为贤先先(好奇怪的名字!)。不过据美欣表示,她并不认识此两人,看来此两人可能是美欣“失散”的同乡,因此他们“飘洋过海”通过网络寻找同乡。

欲知更多详情,可浏览http://name.netor.com/name/name_735_15.html,或者浏览百度贴吧(tieba.baidu.com),并在搜贴中输入“贤姓”,以下为该论坛部分贤姓网友的留言:

·我只听过姓咸的……没听过姓贤的。

·我也是姓贤,真的很少见到和自己同姓的人呢!

·我也想找一找我的亲戚,太久没络联,都不懂去那了。

·真看不出在山东还有我门姓贤的……我们的姓真的很少!

·我是广西岑溪的,看到这么多姓贤的兄弟姐妹!真的很高兴!

·一直郁闷的就是从没遇到一个同姓的,来到这里太开心了,原来有这么多同姓人。

·想不到还有不少姓贤的啊!我叫贤良,山东胶州的,一直很好奇这个姓氏,但很难查到什么信息,从没见过同姓贤的。

·我是山东泰安人,现在在青岛读书,自出生以来还未遇见除了亲戚之外的贤姓人,希望我们贤姓人互相帮助,多多联系。 

·我们都是贤氏之后裔,有责任把我们贤氏的主要分布居地、历史名人、迁居史及姓氏来历搞清楚!因为现在在网上查我们的贤姓,基本上查不到信息,希望各地的贤氏后裔们,提供各自的居住区域和贤姓的历史!    

·贤姓的人数确实太少了,连百家姓里面都没有贤这个姓的,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把姓贤的人在全国分布,大概人数搞清楚,这样以后大家经常遇到别人问:“怎么有人姓贤的呀?”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其实姓贤的人也不少,全国各地也有人姓贤。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贤姓简介
贤作为一个姓氏,其主族大都生活于有黄河入鲁第一县之称的东明县。六十年代初期,贤荣刚等人响应国家号召南下开荒,在湖北省监利县国营大垸农场为贤氏开了另一分支。           

据《中国姓氏大全》记载:贤姓是罕姓,全国南北皆有。贤姓源于汉朝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哀牢王贤栗之后代。清代云南景东集居有贤氏后裔。哀牢王的管地,在云南保山怒江以西一带。

网站资料显示:
·目前广西南宁邕宁县四塘镇有1千余人,从山东迁来,现已19代
·广西岑溪市约有6千余人,分布在八个乡镇集居,现已16代;
·广东省连山县,湖南江华县,广西昭平、钟山、蒙山、贺州市也有大约3千余人,是壮族,现已19代;
·广西苍梧县大坡镇有几十人,现已7--8代。
·四川米易县约有1千余人,祖先来自云南景东。据他们的族谱介绍,贤姓大约是在洪武十三年时由“咸”字演变来的。

贤氏起源
1.明时会川卫(故治在今四川会理)。土官有贤氏,原云南东僰种(白族先民)
2.清时满州人姓。
3.傣族姓。望出:武阳丶弋阳。

另外,根据《米易县文史资料》、《邛西野录》、《四川土司》、《明史》卷三百十一等史书记载:《天下郡国利病书》引《土夷考》言:“米易土官贤姓也。

初,云南景东博夷头目阿骇徙其属来住种,洪武十六年归附,以随征东川、芒部二府功劳授世袭千户。该所印信,以武弁推选。今土官贤氏居城外,专理巡捕。”

《明史、土司列传》和《邛西野录》载:“居所治城外。所辖博夷仅八百户”。“辖土百户十员。土舍丁、佘、阙、李、史、宁、高、张八名,曾建排棚八十丈公署一所。尚有微址。后废,所千户贤朝纲二员。”

当时地界是:东至龙肘山顶,南至金沙江界,西至打冲河界,北至可郎、德昌界。《四川土夷考》卷之三:“贤氏土司远祖阿骇,二世祖阿哀”,《会理州志》记载:“米易副千户贤朝纲一名。”

《安氏宗祠碑》铭:阿旺呼(安伏成)“世袭会川卫守御司米易正千户印务。侄阿普卜威整凉山,留守建昌卫所。世袭宣慰司。各亲族、弟、侄士巡捕,百户等官阿吴、阿骇等九人分土安插”。

由此可知,贤氏土司米易一代祖阿骇系安氏土司米易一代祖阿旺呼(安伏成)亲族。故安、贤二家土司在六百多年前原承阿姓一脉。 

贤氏远祖“临河而居”,其土司衙署驻地在“岸边草树蔓枝横,拂地掩坡绿溪滨”的柳溪河畔。这里至今还有贤家村又有流经此地的柳溪河。因之该乡以柳贤而得名至今。

在明、清王朝时期,除安、贤土司外,尚有自黔滇迁入的吉、张土司。相互求存予夺,并在“改土归流”中矛盾冲突,兴衰分合不断,形成各自领地交错和权力更迭。

尤其在贤官老爷蒙难后,贤姓后裔遭受株连,故有的隐名埋姓,有的逃亡迁移,各安生理。至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贤姓后裔根据本族历史脉络,编撰出贤氏祖谱。 

据历代口碑相传:安氏土司与贤官老爷曾属翁婿关系,贤官老爷娶安姓女为妻。贤官老爷其名及生卒年月无考。只传知贤官老爷系清代雍乾时期的一名武将,生像高大魁梧,力大无穷,武艺精深。

一次,贤官老爷被邀请到撒连禹王宫数华里的风流山顶去痛饮,当客人沉于思拟之际,贤官老爷将摆好的一桌酒席伸手举起,两桌脚四平八稳地举到阴兵坡土岗的树林里。阴兵坡土岗离禹王宫和安土司衙门约有二里之踞,客众在阴兵坡土岗的树林里宴饮,盛赞贤官老爷的武功。 

贤氏传说
贤氏后裔流传着一个“贤官老爷怒洒一腔血,誓死不低头”的传说,今之丙谷、撒连以及各族老人中也有传闻。

安氏土司在西昌邛海海心亭举行宴会时,邀请贤官老爷赴宴,并约定在邛海里“漂乌纱帽”,乌纱帽是帝王根据官阶赐给各级官员的官帽,漂乌纱帽做输赢本是一种取乐。

漂乌纱帽时,安氏的纱帽是宫廷赐予含有金属品,一漂即沉,而贤官老爷的纱帽是仿制品,漂后不沉,安氏不服,遂向上告贤氏犯有欺君之罪。

后经审理,判处贤官老爷“五牛分尸”在丙谷街外那弯弯窖处执刑,将五只牛分别系住贤官老爷的头和四肢,五牛头上的火炮鸣时,牛却欲奔而未果。

那时因为贤官老爷用劲将五牛收紧一堆之故,执刑官又将贤官老爷的头手系住,并用刀割断四肢的筋继续执刑,终于“五牛分尸”。贤官老爷一腔热血怒洒在那弯窖附近的大石上。

神奇的传说流传后世。若干年来多少放牧牛羊的人都不敢靠近大石,否则就会使人头晕、肚疼、疾病缠身,直到解放前还有善男信女对这块大石烧香求福顶礼膜拜。 

贤氏与安氏的关系
清代“改土归流”后,贤氏后裔亦随安氏后嗣“编入汉甲”,长期融合,这固为顺理成章之事。但他们不忘祖宗,篡有《族谱》,留有世传口碑,缅怀族源及兴衰历程,实是无可非议,安氏史曾为外国史家凯觎他图,可知其重要性。要知安贤史实是迷(米)易傣史的整体,不可偏废其一。 

贤姓土司同安姓土司的关系,《米易萨连土千户调查记》:“安、贤二姓原是一家,后才分开。”但据史籍所载,贤姓土司虽来自景东,但系元代或大理国时期由云南迁移至迷易定居开垦的傣族头人,在迷易早已造成势力,且归队明王朝较早,又因军功而被封为副千户的。

至于安姓土千户,按前引碑文的说法,是在9年之后因征讨月鲁有功受封于此的,而且明代史籍未见明载,《邛西野录》的作者何东铭也认为:“会理州志谓洪武间安伏成留守迷易,而明史及蜀纪、蜀典诸书,俱言迷易土官贤姓,则州志误矣。”东铭是撒连人,与安姓土司住近在咫尺,又为编辑《邛西野录》广搜材料,是最有发言权。

故说贤、安同宗,或说乃同时的正、副千户,都是根据不足的。总是贤姓土司的情况不明,明初偶有民载,之后则毫不见于载籍。据说,今米易柳贤村,就因曾贤氏后人所居而得名的。 

资料来源: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

评论

  1. 匿名5/21/2024

    我也是一位姓賢的后人。全名賢惠榮。

    回复删除
    回复
    1. 匿名5/22/2024

      你一定是很贤惠的人!

      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