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行气功法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许多人以为,太极拳是退休人士的玩意、乐龄人士在公园的晨操,或在舞台上表演的花拳绣腿,但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又是什么呢?

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分为剑宗与气宗,前者讲究招式的灵活变化,后者则以内功为重,而在中国武术中,或许也可分为剑宗与气宗,正统的陈氏太极拳应是属于“气宗”。

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太极拳已变成武术表演或公园晨练的“太极操”,而其真正的内涵则近乎式微,因此太极拳老师郑文正开班“陈氏太极拳行气功法”,希望发扬“气宗”的太极拳。

郑文正曾师从王春清(大马全国太极拳冠军),拥有13年教导太极拳的经验,由于感叹时下的太极拳只重架势,不重内涵,因而希望通过开班授课,发扬正统的太极拳,以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

以“意念”导“气”
什么是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在古代,学习太极拳者,必须练就一身雄厚的内气,才能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威力,因此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如今太极拳则被纳入体育项目,习太极拳者注重架势的艺术美,而忘了太极拳的实用价值,虽然初学者不离架势,但“气”才是太极拳的内涵。

郑老师表示,人体内有一个宝藏,未被开拓及发掘,它就是“气”,也是人的生命力。学习太极拳,就是通过有系统的动作、呼吸及冥想,唤醒或启动沉睡的生命能量——只要掌握“松”和“静”两大要诀,就能引导气能。

导气最重要的关键之一,就是意念,然而意念相当抽象,难以言传。对于初学者,郑老师以比喻指导意念,比如说举起手,就像在太空中,轻轻地以“意念”举起手,让双手自然“漂浮”上来,而非像平日一般的“用力”举手。

他说,“意念”就像开水喉那样,让人体内的气被引导出来,全身顺着气来动,若气没被引导出来,充其量只是肢体动作,而得太极拳。

此外,他强调,“意念”并非想象,也不是专注,若过于“用力”,有走火入魔之险,因此意念必须似有似无,恰到好处。
陈氏太极拳行气功法
30式陈式太极拳
武术界有言:太极十年不出门,令许多人对太极拳望门却步,尤其在生活节奏快速的年代。郑老师表示,以往他指导太极拳,跟随师父传统的作法,学习行气必须3年,即第一年习套路,第二年套路兼松柔,第三年习意念。

不过,由于一般人大都难以耐学3年,因此经他简化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75式变为30式,加上自发功、静坐通脉法、推手及基本自卫术等,整套课程为期6个月。

所谓的自发功,即是通过站桩,放松腰胯导气,这是气功的入门;静坐是聚气养气,以追求更上一层楼的造诣;至于自卫术,则是考虑到现代治安不靖,因而指导学员太极拳的防身之道,以备不时只需,尤其是女性。

学员学有所成后,还可参与共修班,与师姐师兄共同复习,甚至到公园采气。纵观整个太极拳课程,学员初时的学习讲究主动,较后则动中求静,通过意念令内气充斥全身,像一个充气的洋娃娃。

“一般上学员上课4个月后,即能感受到气流的效果,彷佛是一种电流感,当然这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陈氏太极拳行气功法
时间:每逢周一与周四,晚上8时至9时30分
地点:吉隆坡碑路圣约翰救伤队总部(Carrefore Plaza 393斜对面)
课程:太极拳行气功法30式、自发功、静坐通脉法、推手及基本自卫术等

*注:若患有精神困扰之病症,例如精神衰弱,则不适宜学习

欲知详情,请联络郑老师:019-212 2563、016-272 0156,或浏览qizongtaiji.blogspot.com

1.郑老师带领学员到甲洞森林研究院(FRIM)采气,提升自身的气场。
2.清晨大伙儿在公园练太极拳,大家精神奕奕,神清气爽。
3.通过静坐,太极拳习者能够聚气养气,功力与境界自然愈来愈高。
4.来自澳洲墨尔本的朋友,和本地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切磋。
5.大家来一招太极剑中的“斜飞势”,英姿勃勃!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未来世界首富——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