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赠书义士的勿洞之旅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俗语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而这名老人却是“行万里路,送千卷书”!他到底是谁?他为何要送书?他又将书送到那里呢?

当大马华小苦苦挣扎与求存时,泰国勿洞市政府已大力发展华教,还邀请远道而来的中国老师任教,这名热爱华教的大马高龄人士也为之动容,每年不辞劳苦驾车到勿洞,赠书给勿洞市孔子学院及中小学。

这里有孔子学院,有全国最大及历史最悠久的华小,有汉语教材及培训班,有传统中国手艺课程,有青春活泼的中国年轻教师,有中文匾额和招牌的店面,大红灯笼唐装旗袍随处可见,街上张挂“推广中华文化”之类的布条……你以为这里是中国吗?错啦!这里是泰国勿洞市。

勿洞位于大马和泰国边界,是泰国最南端的一个小镇,也是最多泰国华人聚居的地区之一,过去曾经是马共游击队的大本营,自前任市长拿督陈进森博士(Khunawut Mongkhonprajak)极力推广国际中文教育后,加上孔子学院的出现,当地已掀起一股“汉语热”,为这个宁静小镇注入新的活力。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勿洞虽只是一个小镇,但当地市政府却眼光远大,看好中文的发展潜能,故近年来大力推崇华文教育,令当地华教蓬勃发展,其中的勿洞市孔子学院,就是泰国唯一一间由中国大学与泰国市政府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勿洞人都以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为自豪。

当地华教办的有声有色,闻名于东南亚,大马许多高官显要、华团组织、中文报馆或热爱华教者,都曾率团访问泰国勿洞市孔子学院,其中一人即是蔡德福。由于他与前任市长陈进森交情匪淺,加上心系中华文化,因而非常重视当地华教的发展情况。

勿洞华教早期也曾面对师资与学生来源问题,经过中国政府、勿洞市政府及当地华社的努力后,当地华教发展虽已步上轨道,但仍面对一大棘手问题——缺乏中文课外书籍。

因此,蔡德福每年风雨不改,长途驾驶前往泰国勿洞,赠书给当地孔子学院及中小学,即使今年已是73岁高龄,依然乐此不疲。泰国共有12间孔子学院,据悉勿洞市孔子学院的藏书量位居之冠,这点他可是功不可没。

2012年12月10至13日,他协同一群教育工作者,浩浩荡荡前往泰国勿洞,展开4天3夜的“教育之旅”,参观泰国勿洞市孔子学院、中华学校及威拉叻中学,并邀请记者随行,希望通过媒体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加入赠书行列。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这4天3夜的教育之旅,我们拜访了“十朵金花”年轻教师,泰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俊才校长,拥有漂亮中文名字(孙范范)的马来女教师,学习中国书法的泰国学生……

第1天行程:吉隆坡出发→泰国勿洞
下午5时,我们抵达马泰边界后,获得边防警员西里差(Siricai)的迎接,他肤色黧黑,身材结实,并以中文向我们打招呼,为众人行程带来第一项惊喜。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原来西里差曾是勿洞市孔子学院的学生,虽然其中文有欠流利,有时甚至词不达意,但在陌生的国度听到熟悉语言,加上当时下着雨,自是令人倍感亲切。办理过关手续后,西里差以警车“护送”我们前往孔子学院,真是威风凛凛!

来到孔子学院,映入眼帘是门前的对联:高山仰止如阙里,流水依稀即洙源,而十名老师已在门口等待我们,她们以甜美的笑容及温暖的茶点为我们“洗尘”,令众人如沐春风,忘却舟车劳顿,却也令人想起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而门口内的孔子圣像,则令人肃然起敬。

勿洞市孔子学院由重庆大学与泰国市政府联办,十名老师都是来自重庆大学的志愿者,平均年龄为25至27岁,由于正值青春年华,加上一身艳丽制服,彷如孔子学院的“十朵金花”,相信学生上课时必定眼前一亮。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该群老师虽年轻,却个个是硕士班高材生,个性活泼却又不失稳重,其中一名向我们汇报学院简介的老师,口齿伶俐,经打听下才晓得原来是法律系学生。

勿洞市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12月28日,面积1千692平方公尺,内设汉语图书资料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活动大厅等,学院理事长为拿督陈进森。学生来自社会各行业、各族群及各阶层人士,其中最年长的学生逾70岁,最幼年学生只有4岁,体现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泰中人民来往日益频繁,因此院方也开办“边防警察汉语班”,让边防警员能够应付工作需求。虽然边防警员的职业特殊,工作繁重,但他们每天下班后,穿着制服浩浩荡荡到学院上课,跟随老师高声念“b、p、m、f……”,一群高大威猛的警员,竟向漂亮娇柔的女老师学习中文,你能够想像那个有趣的画面吗?

孔子能文能武,其教学涵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因此孔子学院也开办各种文艺课程,例如舞蹈、书法、绘画、武术、乐器等,寓教于乐动静皆宜,更特别的是还有“中华才艺表演团”,学生经常到泰南各地巡回演出,就像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般,学院生涯可谓多姿多彩。

此外,由于泰国汉语老师僧多粥少,院方为拟定长远之计,遂开办“汉语教师培训班”及“汉语水平考试”,在汉语水平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將有机会被送往中国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国任教於勿洞中华学校及皇家大学中文系。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勿洞市孔子学院虽坐落在小镇,院方却志向远大,希望成为中国文化推广基地,打造泰国最具特色的国际化汉语教学,实现“立足泰南,辐射泰马,走向世界”的愿景。

在如此宏大的愿景下,在孔子学院任教的老师,自然也不是省油灯,她们必须先经过中国汉办选拔及面试,并通过各种考验,例如心理测试、英语程度、教学能力、汉语与中华文化程度、应变能力、学术成绩、社会活动参与度、综合能力等,最后经过考试后,才被政府委派到学院教学。在启程前,她们还必须学习泰语3个月,以方便与学生沟通。

一名老师披露,与她们同一批参与选拔的老师,约有100人,然而过五关斩六将后,最后只剩她们十人脱颖而出,成功率只有10%。不过,询及为何十人都是女性教师,她笑道:“这只是偶然而已啦!”

老师表示,她们飘扬过海到泰国教学是为实习,以体验不同的生活,而且泰国汉语的发展蓬勃,普及度直追英文,不过由于她们还未毕业,一旦任期结束后,必须重返校园,继续未完成的课业。

在我们来访时,由于前任院长刚被调任,而新任院长又未上任,学院许多事务有待处理,因此老师到来学院任教半年后,至今还未享有假期,她们白天必须到政府学校及皇家大学中文系授课,晚上则在孔子学院任教,生活既忙碌又充实。

离乡背井,老师难免也想念家乡,不过十名老师姐妹情深,互相照应,加上泰国学生的淳朴可爱,以及温馨的师生互动,为她们舒缓思乡情怀。学生送上水果、包子、灵芝鸡汤给老师,甚至清晨学校大门未开,学生就将食物塞进大门,彷佛怕老师饿肚子。

学习语言必须多讲多听,因此老师都尽量以中文与学生沟通,并根据学生的名字发音,为他们取中文名,不过一些老师的泰语未能运用自如,学生赠送字典给老师,师生教学相长。

此外,学生还会主动帮老师拿教材,折千纸鹤给老师,或者画老师的肖像送给老师,然后对老师说:“我爱你!”……学生们的贴心,令老师深感窝心。

“这里的学生可爱、天真及活泼,与他们相处久了,我觉得很快乐,并期待1月份的教师节!”一名老师说道。

身为孔子学院的老师,自然也受到沾光,例如老师到巴刹买东西,小贩都会说:“这个送给你们”。在勿洞,大部分人出入以电单车代步,只要她们步行出外,因此走在街上时,每个人都知道她们是老师,当然也享有“顺风车”的便利。

第2天行程:参观泰国勿洞中华学校
勿洞中华学校是全泰国最大间、历史最悠久的华小,然而该校校长周开银,却是泰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一老一幼”的配搭,妙趣横生!

勿洞中华学校创办于1923年,创办人为旅泰华裔先贤、华社领袖及热心教育人士,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学校由当地华社最高领导机构“慈善堂”管理,慈善堂是由勿洞五属会馆——广肇会馆、八桂堂、客家会馆、潮州会馆及福建会馆组成。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该校设有幼稚园、小学、初中与高中,校方采用泰、中、英三语教学,是一所全日制学校,学生为泰裔、华裔和马来人,他们每周上十节华文课,教材为北京华文学院的《汉语》,其内容涵盖阅读、听说、拼音、构词、造句、写作等课程。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在校园内,学生交谈以泰语为主,而鲜少使用华语,因此校方将每个周二列为“中文日”,以鼓励学生多讲中文,加上优良的学习环境,或许这是家长热衷把孩子送进中华学校就读的原因。

校舍建筑雄伟壮观,面积逾50英亩,并坐落在宽敞山坡上,因而环境清幽,校门和围墙造型像似万里长城,高高在上傲视八方,广阔苍翠颇有气派。有趣的是,校内竟挂有孙中山的肖像,彷佛默默在守护这间学校。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周开银校长今年32岁,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系,他是首批来泰国任教的志愿老师,拥有9年的教学经验,也是首名担任校长的志愿老师,年轻有为的他,掌校还不到一年,他如何为这所古老学堂注入新的风格,备受关注!

由于我们乘坐警车到学校,学校董事都感到惊讶,然而当我们参观完毕学校后,则轮到我们惊讶。为什么呢?

第一:在每间课室的门口,鞋子排列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显示泰国学生的高度纪律。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第二:在电脑室内,一群中学生使用HTML语法制作网页,大马中学生似乎未有此能力,他们可能也不晓得什么是HTML吧!

第三:政府资助校方70%开支,其余30%则由董事会负责,这对大马华小而言,应该不可思议吧!(若政府资助100%开支,校方采购任何东西,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

不过,该校也面对一大困境:缺乏中文课外书。周开银校长透露,泰国中文课外书本选择不多,而且不容易购买,蔡德福是首名赠书给校方的人士,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少于1万本,校方仍欠十万本书。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他说,虽然中国汉办也有资助校方,但毕竟能力有限,因此他希望国外华社赠书给校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书本字体以简体字为佳,内容以课外阅读及中国文化为宜,并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中文图书馆,若校方成功搜集到10万课外书,相信中华学校将成为藏书量最多的华小。”

第3天行程:威拉叻中学
勿洞市孔子学院为威拉叻中学开设4门汉语课程:初级汉语、初中汉语、高中汉语及介绍中国,因此威拉叻中学也是学习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摇篮,学生除了学习汉语,也学习书法、剪纸及中国结,全面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我们参观课堂时,一群学生就正在学习手工艺品,其中写书法及剪纸的学生,精神高度专注在作品,对众人来访似若无睹;学习中国结的学生显得腼腆,只是笑着赠送作品给我们;而制作锁匙扣的学生则大方活泼,向我们介绍她们的作品,每个作品都附上汉字,像“春”、“寿”、“囍”等,真是好意头!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来到另一间课室,我们听到学生爽朗的声音,一名男性教师正在高举食指,莫非老师示意“一个马来西亚”?非也!原来老师正在教导学生汉语入门,所以先从最基本的“一二三”开始。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该名老师声音洪亮,教学态度充满积极,加上学生的好学精神,参访随团中的三名女老师也受到感染,她们向课堂老师自动请缨,将“一二三”化为英文童谣《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以唱吟方式指导学生,指手划脚载歌载舞,结果成功带动全场气氛,令课堂笑声连连,连一旁的男教师也忍不住跟随欢唱。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目前该校拥有4名中文老师,其中一名竟是包头巾的马来女教师——AJ Robeda Mareh。该老师性格开朗,说的一口流利的中文,由于她曾在中国求学,大学老师为她取了充满“中国风味”的中文名——孙范范。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孙范范是在父母鼓励下,进入也拉皇家大学师范中文系学习汉语,较后获得奖学金,前往中国重庆大学深造,攻读中文系博士。她坦言,汉字难写难懂,刚开始学中文时相当辛苦,还曾面对尴尬经历。

某次她到早市买东西,向小贩“展示”她的学习成果,然而当时其中文程度依然生涩,结果被对方“嘲笑”,不过该小贩依然鼓励她。此外,她到马来西亚与华裔接触时,由于对方一连串的讲话,她唯有笑着回应道:“Sorry,你说的太长,我不会……”

经过刻苦的学习,加上旁人及中国大学老师的鼓励,孙范范如今已是运用自如,还为人师表,不过她自谦说,由于目前少讲中文,因此中文程度退步了,有时看华语新闻时,碰上一些不明白的词汇,还是需要查字典。

学校每周有两节中文课,每堂课1个小时,属于选修课,孙范范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导学生。“我先从基本的一二三开始,并教导学生生母及韵母,鼓励他们多看多讲,经过一段日子后,就能水到渠成。”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不过,她表示,若与中国人与大马华裔相比,泰国人的中文发音依然不够准确,例如“去”字,许多泰国人都念成“七”音,显示泰国的中文程度有待提升。

她在重庆大学求学时,认识大马、印尼、韩国、越南等各国华裔朋友,眼见全球掀起学汉语热潮,许多泰国人也热衷学中文,然而泰国却鲜少马来人学中文,因此她鼓励邻居搭上学汉语的列车。

孙范范通晓泰文、马来文、中文及英文。她认为,学习汉语有许多好处,求职也比较占优势。她还打趣表示:“我到马来西亚接触华人时,可与他们讲中文,这样他们就无法讲我坏话啦!”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回程感想:
勿洞是泰国的一个小镇,却是一个“宽阔”的小镇,当地有一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度,泰国民俗文化和中华文化互为共存,各族人民融洽相处,因此有人形容勿洞为“勿谓洞小,内有乾坤”!

这个小镇拥有三项“大”:
1)大度包容:市政府为华教大开方便之门,并鼓励市民学习中文;
2)大展宏图:勿洞被打造为国际教育教育中心;
3)大势所趋:学习中文已成趋势,全勿洞最优秀的精英,都汇聚到孔子学院学习中文。

放眼泰国,全国共有12间孔子学院,若以国土面积比例而言,泰国是全球开设最多孔子学院的国家,而且还与中国合作出版基础汉语教材,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在回程中,许多团员都感慨,泰国政府推广汉语教学后,不但没有影响本身族群文化及国民团结,反而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提升本身的文化,显示泰国政府务实开放,反观大马政府……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大马赠书义士——蔡德福
俗语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而热爱华教的蔡德福,每年却是“行万里路,送千卷书”!

年过七旬的老年人,都会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老當益壯的蔡德福,却每年跨国赠书到泰国勿洞,即使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也风雨无阻完成任务。

蔡德福今年73岁,他从2003年开始,与藏书家李锦秀展开“赠书之旅”,两名加起来超过150岁的老人,每年至少一次前往勿洞赠书,每次来回驾驶逾1千公里,还要运载数百公斤重的书本,因此他经常自嘲两人是“无所事事”的傻瓜。

蔡德福曾在启文中学任教,而李锦秀则是该校校长,人称“书王”的李校长,家中藏书量多达4万本,整间屋子几乎堆满书籍,因而经常赠书给团体、会馆或校友会,蔡德福离开学校后,两人曾一度失散。

2003年,李校长获悉勿洞市政府准备兴建国际中文大学,因而欲赠书给该大学,却苦于如何跨国载送,在偶然情况下他与蔡德福重逢,蔡德福遂助他将分门别类书本,包括百科全书、字典词典、经典文学等,并载送200书籍到勿洞。

蔡德福回述,当时的勿洞市长为拿督陈进森,由于所赠书籍都很经典贵重,他担心市长不懂得惜书,但第二年再次赠书时,市长却以隆重仪式接待他,令他放下心中大石,自此两人还结下交情,惺惺相惜。

在第三年赠书时,勿洞国际中文大学兴建计划出现变卦,市长转而兴办勿洞市孔子学院,他虽觉得惋惜,却也乐见其成,将书籍转送给孔子学院,而院方该特地订做书架放置他的赠书,以示重视。

他自豪表示:“我们并非赠送普通书籍,而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装本,有的甚至非常厚重,斤两十足,即使是中国的重庆大学,也感到羡慕啊!”

除了孔子学院,他也赠书及文具给勿洞其它教育学府,包括字典、文具、毛笔、中国结等,以鼓励泰国子弟学习中文,而学生的认真学习,莫不令他感到欣慰。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虽然每年到勿洞赠书,但蔡德福也没忘记本地华教的需求,他同样曾赠书给博大中文组、尊孔独中、哈古乐华小、社团、会馆、校友会等,当然有的人热情欢迎,少数者则冷淡对待,对于后者他自是不再赠书。

泰南不时爆发动乱,但他每次前往勿洞,勿洞边防部队都会像孙悟空保护唐三藏般,出动警车全程护送,因此这么多年来,他不但没遇过安全问题,而且还一路顺风,通行无阻。

原来他以往因工作缘故,认识勿洞边防部队一名指挥官Vangpreecha,每当他前往勿洞时,对方都会叫手下保护他。经过长久接触后,该指挥官也受他热爱华教的精神影响,跑去中国厦门大学读中文,如今不但讲的一口流利中文,还取了一个中文名:王大雄。

王大雄虽已被调任至清迈守护边界,但其手下依然如昔保护蔡德福,有时他甚至经过边防时,只是说一声“Hey Brother!”,然后挥挥手,就可轻松过关,不像其他人大排长龙等待检查或办理手续,羡慕煞人。

上海书局负责人陈蒙星也曾计划赠书给勿洞教育学府,但他可没蔡德福那么幸运,每次遇到路检时,警员都会指着书本问道:“Ini apa?”,然后没收所有书本,因此一直无法过关,当他获悉蔡德福享有特殊的“待遇”后,还要求他代为赠书呢!

虽然每年马泰两地奔波赠书,但年迈的他不以为苦,而是当作休闲旅游,何况还有人款待,不过他坦言,自前年开始,开始略感力不从心,因此往后会否继续赠书,必须胥视其体力。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对于泰国的华教,他表示,泰国政府原本也限制华教发展,导致中文曾断层40年,直至泰国与中国邦交后,加上泰王二公主曾留学中国,泰国政府才修宪推动中文教育,一切事在人为。反观大马的华教,他不禁感叹:“即使华社要求兴建一间自资独中,也困难重重,这实在太荒唐了,搞教育不能扯上种族课题啊!”

勿洞华教的开山鼻祖——拿督陈进森
勿洞过去曾以马共“红色基地”闻名遐迩,如今则以“泰南中国城”和“国际教育城”闻名于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勿洞市前任市长拿督陈进森!

陈进森是泰籍华裔,祖籍中国福建,出生于从事橡胶出口生意的家庭,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他曾在勿洞中华学校求学,并在也拉师范大学考获机械学士学位。

他曾担任勿洞副市长8年及市长24年,在其领导下勿洞华教蓬勃发展,包括勿洞中华学校、也拉皇家大学中文系、孔子学院及国际中文大学,其中尤以国际中文大学,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曾几何时,泰国政府曾限制华教,导致华教发展断层,令陈进森忧心忡忡。1975年中泰建交后,泰国政府逐渐开放,放宽对华小的政策,并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兴办教育机构,因此他担任市长后,在发展勿洞之余,也开始构思如何办学发展华教。

陈进森虽生长在小城,却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眼见中国迅速崛起,全球掀起学汉语热潮,再回头看泰国与大马,只有中文中学,而没有中文大学,因此在时机成熟后,他计划兴办东南亚首间中文大学——勿洞国际中文大学。

在一个缺乏师资、学生来源及中文水平不高的勿洞,设立国际中文大学,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此消息传开后,震惊周边国家,许多媒体争相报道此事件,董教总也曾组团造访陈进森,以向中文大学取经,原本一个寂寂无名的边城小镇,顿时名声大噪。
http://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陈进森表示,中文大学所有科系以中文为媒介语,招生对象除了国内学生,也包括大马及印尼的学生,其中大马独中生也获得接纳,为他们提供另一个升学管道。

他披露,配合中文大学兴建计划,勿洞市政府还计划兴建一个新机场及公路,衔接勿洞和也拉府,以将勿洞打造为文化和教育城市。

此外,他也为也拉师范皇家大学(Yala Rajabhat University)开设中文系硕士班,保送优秀生至中国大学深造,然后再返回泰国教学。换言之,教育可成为泰中桥梁,而拥有两张文凭的毕业生,将会更吃香。

此外,他也向中国国家汉办提出申请,在勿洞兴建孔子学院,经过争取后,勿洞市政府与中国重庆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令勿洞华教发展更上一层楼。

“教育对一国发展影响深远,加上东南亚各国将成立东协共同体,因此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才能迎接时代挑战。相比大马人,泰国人的语言能力比较低,国人还须加倍努力。”

陈进森是首名发展教育建设的市长,由于他对勿洞华教贡献良多,因而获选为模范市长,并荣获两项荣誉:1)中国国务院侨办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颁发的“热心海外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奖”;2)布拉帕大学公共行政管理学系荣誉哲学博士学位。

可惜的是,当他雄心万丈推动更多教育计划时,却应某些因素,而在2012年的勿洞市长改选中输掉,导致许多原定计划被迫停顿,令教育界深感惋惜。

如今他虽并非市长,但依然心系教育,并担任教育界的顾问,提倡中文教育。他表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计划,虽然过程披荆斩棘充满挑战,但总需要有人开始。

询及以往表现的评分,他表示:“目前只有60分,因为还未达到目标,许多计划未完成,但暂时不便透露。总括而言,勿洞教育界有人才,有教材,但如何吸引学生选读中文,还有许多工作要进行。”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