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十美的姓氏——全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在2千900多万的大马人口中,只有区区数百人的“全”姓人氏,需要多少年的“修”,才能成为同宗?又需要多少年的“修”,大家才有机缘共聚呢?

3年前,大马的全姓人氏曾有机缘,首次共聚一堂,可惜后续的因缘不足,加上缺乏联系的平台,较后大家似乎又各分天涯,因此这名年轻人希望通过面子书,再次凝聚同宗的乡情,以发扬同宗“德业垂万世”的精神!

在大马及国外华人地区,“全”姓属罕见的姓氏,现代人或许只听过韩国演员“全智贤”的大名,此外似乎就不曾碰过全姓人氏,因此全姓人氏一般都是“默默耕耘”,而在大马的慈善界,施恩爱基金会全国总会长拿汀全德兰,是比较广为人知的全姓人氏之一。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全业煌对自身的姓氏,虽也感到特别,却不曾刻意寻根问祖,查询全姓的来源,直至有次与中国人签署经贸合约,加上《风采》记者的来访,竟然激发起其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全姓的来龙去脉,并希望通过现代互联网的科技,传承古老一脉相传的亲情。

小时候,全业煌对本身的姓氏,并没感到“不妥”,直至六年级那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姓氏异于别人,“全”的英文姓氏是Chuan,而老师则经常问道:“你的英文姓氏是否Chuah?”。

此外,他求学时荣获的奖状或证书,姓名栏目的英文姓氏都是注明“Chuah”,虽然“n”与“h”只是少许的微差,但为了这个微差,他必须不断向别人解释,因此有时他索性不解释,将错就错。更搞笑的是,有些朋友对他开玩笑,说他没人性(姓)。

虽然稀有姓氏为他带来一些不便,不过当他长大从商后,此姓却带给他很大帮助。他披露,当与别人初次见面,自我介绍或交换卡片时,对方一般都是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惊讶问道:“吓,有人姓全的吗?”,第二种则是好奇问道:“有这样的姓氏吗?”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由于其姓氏相当特别,因此在商场或社交场合上,他与别人初次碰面的话题,都离不开其姓氏,除非是不谙中文者,否则对方都会对其姓氏大感好奇,并更容易记得其名字,对他开拓商机或广结人缘,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业煌与友人开设马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并不时与中国人有生意的往来,不过即使是中国人,也对其姓氏感到好奇,有次他与中国人签署合约时,对方不禁问道:“这是什么姓氏,难道百家姓也有全姓?”。

对方不经意的询问,却挑起其好奇心,为此他上网查询全姓的资料,果然在《百家姓》中发现全姓。为了“应付”访问,在采访的前一日,他还上网找了一些资料给记者,并指着资料对记者说:“你看,全姓在《百家姓》排行第233位哦……”

他透露,大马的全姓人氏,大部分都是海南籍贯,且来自海南岛乐会县(今琼海),所有同宗子弟的命名,都是按照族谱辈份排行的字辈:宗达俊魁京,国家启运会,德业垂万世,仁寿衍永昌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根据此族谱,全业煌是第12辈的宗亲子弟,也是大马第三代的全姓人氏。回溯上去,其父亲为全德江、祖父为全会昌、曾祖父为全运鑫。全会昌为来马第一代的宗亲,他们从中国迁移南洋后,都以开设咖啡店为生。

全德江补充说,大马的全姓宗氏,主要分布在半岛西部一带州属,例如吉打、槟城、霹雳、雪隆、森美兰、马六甲及新山,其中又以霹雳同乡的人数较多。

或许是大家各分东西,或缺乏相关组织,全姓人氏代代相传至今,除了自家的亲戚家属,全姓人氏都鲜少往来,因而难有机会碰面。全业煌苦笑说:“我们没有同姓朋友,只有同姓亲戚!”

直至3年前,一名“德”字辈的同乡,召集30多名同乡聚集一堂,同姓见面三分亲,大家重聚后显得格外高兴,彷如他乡遇知音,而身为晚辈的全业煌,也与其他前辈互相交流。当时各出席者推算自身家族成员人数,经过非正式的统计后,大马或许约有500名全姓同宗。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该聚会是全姓同宗稀有难逢的机缘,召集人也准备整理同乡的通讯录,以便往后举办更多相聚活动,可惜较后对方患病,导致后续的相聚不了了之,而通讯录的整理工作也半途中断,目前只收集了十多人的通讯。不过,其中三人或是亲戚,他们都同住在蒲种的Bandar Kinrara。

《说文》曰:全,完也。从字面上看来,全有“完整”或“完美”之意,或许是此缘故,全业煌很注重“全家福”的亲情。他表示:“以后的事我不敢说,但目前我们全家人的生活都很开心,大家都很享受家庭生活。”

采访半途,全业煌突然有感而发对记者说:“其实你们今天的来访,给了我推动力,以往大家是只忙着工作生计,而忽略了同乡的联系,不过既然全姓是小宗亲,大家更应该加强联系,因此我将在面子书成立专页或群组,以提供宗亲交流的平台,并举办相聚活动。”一旁的父亲听后,也不禁大“赞”道:“好啊!”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全业煌曾在网上结识一名同乡,对方名为全德康,20岁,新加坡人,目前正服兵役,并同样对自身姓氏来源感到好奇,双方不时通过电邮联系,对方表明稍后还会传送族谱给他参阅。

“对方的名字有‘德’字,我俩应是同一个宗亲吧!我今年37岁,虽然年纪比他大,但若论辈份,他与我父亲同辈,所以我都称他为Uncle,哈哈!”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并将期望放在孩子的命名中。顾名思义,“全业煌”带有事业辉煌之意。全德江有点不好意思说:“其实我是有些自私啦,希望他事业有成,所以取名为业煌,不过可能在无形中,带给他压力!”但一旁的业煌却耸耸肩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而且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压力!”

全业煌与妻子张绮佩育有两子,长子为3岁的全垂正,貌略似混血儿,性格活泼好动,经常四处跑动,不过对陌生人却有点腼腆;次子为8个月大的全垂盛,拥有一双灵动的大眼,摄记为全家拍像时,他不断好奇地张望照相机。

根据族谱,接下来的字辈为“垂”。全德江表示,一般人看到“垂”字,就会想到“垂落”或“下降”之意,其实此字也有“传承”之意,例如永垂不朽、功垂万世等,而族谱中第三段的“德业垂万世”,更是象征全姓族人的集体心愿。

满足家族的心愿后,接下来就是全业煌与妻子对孩子的个人期望。长子取名为“垂正”,就是希望他为人正直,行走正道;次子取名为“垂盛”,则希望他百事兴盛,将家族精神发扬光大。
malaysiawriting.blogspot.com
有趣的是,两子中文名皆为同辈,只有尾名一字之差,但英文名却正好相反,垂正的英文名为“Chasen”,垂盛则是“Carlsen”,两者尾名同“sen”同气,只是中间的取名不同。全业煌笑说,“垂”的英文比较难取名,因此“Chasen”与“Carlsen”既可用作洋名,又不失中文名之意,一举两得。

若往后孩子长大后,问及全姓的来源,他要如何回答呢?全业煌笑说:“噢,我会回答他们说,既然我们的祖宗姓全,我们也跟着姓全咯,呵呵……”

全姓源流
源流1
·源于泉姓,出自西周时期的泉府之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记载:“全氏出自泉姓。”
·西周时期,人们称钱币为“泉”,因设有泉府之官,负责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
·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姓氏者,称泉氏,后来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为全,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2
·源于地名,出自唐代全节县,属于以居地名为氏。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齐王李祐起兵谋反,李义满之子李君球率部据守平陵县城以抵抗李祐。事件平息后,唐太宗夸赞李君球,并改其县为全节县,以旌表李君球之忠。在李君球的支庶后裔以及居于全节城之住民中,皆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3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释教都总统乞台萨理,属于长者赐改姓为氏。
·元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宗教首领,名叫万全。
·万全,原名叫乞台萨理,畏兀人(今维吾尔族),成吉思汗伏定西域回军之时,家族随之至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带)。当时畏兀国王亦都护请于朝,尽归其民,成吉思汗诏许之,遂复西还。
·乞台萨理则承袭先业,不仅统领部族民众,还随汉家佛教大师深研佛学。待乞台萨理学成之后,由于他精通经、律、论,因此由其老师赐其汉名叫“万全”。
·万全死后,他的儿子以父亲的受赐汉姓为姓氏,称全氏,在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亦多有沿袭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4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杭噶坦氏,亦称杭阿覃氏,世居罗和迈兰(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东北部与辽宁交界处),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nggat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全氏。

2.蒙古族布古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全氏、甫氏等。

3.蒙古族布忽纳惕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全氏。

源流5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出自满清开国元勋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在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后裔子孙中,于清朝中叶即有改冠汉姓为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满族全佳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全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满语为Ciwangiya Hala,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所冠汉姓即为全氏。

源流6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苗族、赫哲族、锡伯族、裕固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全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全氏,世代相传至今。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源流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